禪詩曰:“碧澗泉水清,寒山月華白。默知神自明,觀空境逾寂?!倍U,默契人心,可通達智慧,可皈依本我,可修身養性,可清明心境。一處中式裝修風格普壽寺善緣樓,妙合禪佛之理,將禪宗“空靈、清凈、定慧、徹悟”映射于空間之中,在素簡中展現佛之大道,佛之真意。禪音裊裊,佛香氤氳,令人五蘊澄清,徹見心性。
五臺山普壽寺寺院裝修施工現場:http://www.amazonceramic.com/shigong/201512235888.html
中式寺院設計講求“天人合一,物我相忘”之意蘊,即將空間氣韻與精神感受互為融契,從而觀照內心,于閑適虛靜中悟禪悟道。古桌之上閑置兩盞青花,與禪意相對,便可忘塵脫俗;曉窗之側輕紗疏簾朦朧,便可柔和光暈,契合著氤氳的檀香、禪寂的木魚以及幽淡的清茗,為中式空間營造一種寧靜安和,貼合身心的坐禪之境……
“心無物欲,即是秋空霽海;坐有琴書,便成石室丹丘。了卻塵境,澄然心空,撫琴弄月,對弈作畫,如閑云野鶴,似行空仙人”。愿避開塵世煙火,在這一處清幽靜謐的禪境中,以經卷為舟,以梵音為槳,以一花一葉為佛海,乘舟徜徉,靜心參禪,便可徹悟:若是真禪,如達摩,一葦即可渡江,居何處,皆是禪境。
中式禪堂設計空間,深蘊禪宗以“靜”為主的空間美學?!坝_茶道通玄境,除卻靜字無妙法?!膘o則明,靜則虛,靜可虛懷若谷,靜可洞察明鑒,體道入微。在中式設計酒店的“靜”境中,只有禪語的妙意深深,只有禪樂的虛靜空靈。
中式禪堂設計極有禪文之理,其用極簡徑直的線條勾勒出留白之美,并運用自然之材,簡潔之型,塑造著大開大闔,寧靜安雅的空間氛圍,虛靜而空明,拙樸而靜簡,極為適合講學參禪之用。
“智、慧、通、明”的禪味氤氳,“閑、靜、空、寂”靈性縈回。中式禪堂空間中,素墻清韻,青磚鋪陳,自然而然,返璞歸真。而蒲團、素絹、木質等元素的設計,則更為巧妙的將空間禪宗氣質彰顯而出,令人頓生忘機脫俗之致。
茶謂道,禪謂境。以茶味參禪,以禪心品茶,便是人們所追求的“茶禪一味”之境界。中式茶室設計,其每一處空間比例、光線、質地以及色彩關系的運用,皆為營造出極致素簡的禪茶之境。于此處焚香煮茶,參禪問道,品青瓷茶湯唇齒留香,聽沸水翻滾輕妙微響,五根清凈,如茶淡然。
弘一法師曾手書偈語,曰:“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。執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問余何適,廓爾忘言?;ㄖΥ簼M,天心月圓?!倍U與道雖看似縹緲,卻能寄托于器物,一花一葉是禪,一器一物亦是禪。白瓷插花井然而設,與漢白玉桌融合成枯寂之境;而簡凈木幾之上,那一處青瓷靜盞玲瓏如水,令整體空間盡得淺靜之韻致。悠悠禪意,便在方寸間靜默隱現。
茶室空間設計,有著“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”的禪意之美,亦有著“一茶一坐,一期一會”的風雅。于光影聲色間,給人以入眼入心的沉醉,讓人進入無限廣大、清朗空明、不可言說之茶境:唯恍唯惚,若有若無,非出非入,不即不離,道心冥契,天人合一。入此境者,即茶即禪,即禪即茶,飲茶即是參禪,參禪即是飲茶。
起居室空間以“禪思”為設計理念,空間中一幾一案,一桌一椅,翠釉禪茶,幾縷檀香,皆自然而然,無矯揉造作之勢,如禪者坐禪般,行云流水,自在無為。
“暫憑晨鐘沁塵世,偶聞暮鼓悟三生?!逼凡?、靜閱、求佛、養心,愿做那一蔭菩提,在晨輝暮月中,彈一曲云水,賦一闋禪心,相攜禪風而至,把玩杯盞之際,調弦度曲,吟詩作畫,其樂何如?